当前位置:绫罗缎>玄幻魔法>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> 第一零五章 沈括求实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零五章 沈括求实(2 / 3)

,主要怀揣着见明星一样想法的士子们来说,自然是惊喜,听的都很认真,也一样的有人记录起来。

如此讲道、答疑、辩论,一上午的时间便就此过去,王言便同范纯仁一起,在书院里吃起了午饭。这里有小灶,是给书院的一堆夫子、教习准备的,称不上多好。

范纯仁问道“子言兄莫不是真要新建书院?”

“自是如此。我朝重文教,范公昔日教习应天府书院,至今为人津津乐道。杭州文风鼎盛,钱塘自是要有一所闻名的书院才好。尧夫兄闲来无事,可以多去西湖走一走,寻个建书院的好所在。”

“子言可知……”

“西湖左近土地,皆为城中大户所有?”

范纯仁点了点头“皆为上好良田。”

“尧夫兄以为,我只查出了十二万贯?”王言摇头笑了笑,“莫要忧心,我自有计较。事在人为,不碰个头破血流,小弟断不会收场,彼辈富贵不绝,小弟不能安睡。”

“要吃亏的。”

“范公岂不知要吃亏?”

范纯仁叹了口气,没在这话题上多说,转而笑道“今日讲道,似是又有了新想法?又要成书了?”

“看了大半月的公文、账目,杭州情形算是了解过了,思考解决之道,便自然有了些许心得。至于成书么,已经在写了,不过还得一段时间。总要再仔细思索一番,通判的职司也要做出一些成绩才好。不然我讲道写书教人道理,自己却是无能立身,难免贻笑大方啊。”

“子言兄就亏在了年岁尚浅,若不然也该当的海内大儒,门徒无数了。”

“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。”王言笑道,“年岁浅,才是你我比满堂公卿之优势。看着异端一个个先你我而去,啧啧……”

范纯仁点了点头,品味了一番王言说出的句子,摇头感叹不已“子言兄当真文采斐然,随口道出,便是千古名句,可有另半阙?”

王言思索片刻,摇头叹道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今只得两句残诗,全诗却是机缘未到。”

范纯仁已经呆住了,就这么两句话的功夫,便是两句警世名言,他深刻的见识到了,到底什么叫才华横溢,这是真往外溢啊……

适应了一下王言不经意的装逼,范纯仁便道“写来写来。”

说罢,也不管王言,放下了碗筷就跑到一边去研起了墨。

丝毫没有什么愧疚、负罪感觉的文抄王,潇洒的起身,大笔挥毫,写了两幅竖版的字。并且十分懂事儿的,加了题跋,写了事由,又用了印上去。

如此一番,范纯仁这才满意的放到一边,用镇纸压好,等着墨迹晾干。这两句诗,可是不比去年樊楼的便宜。

两人又闲聊着用过了午膳,王言也是一路微笑着同人打招呼,被范纯仁送出了书院。

正要溜达走人的时候,边上一个看起来二十左右,身型高瘦,穿着相对朴素,但一看也是家境殷实的士子小跑着走过来。

“学生沈括,字存中,乃钱塘沈氏子,见过王通判。”

王言背着手微微挑眉,顿住了脚步,很亲和的点头微笑“不必多礼,寻我何事?”

“适才学生听了王通判讲道,此前也拜读过‘王言说’。”沈括拱了拱手,以示提名讳的失礼,接着说道,“其中有几点不解,还望通判解惑。”

见王言微笑颔首,沈括说,“通判所言知行合一,格物致知。却不知格何物,知何事?”

格物致知,自然是一个虚词,是一种高级、宽泛、模糊的概念。但是沈括是有名的科学家,虽然这时候还没有科学起来,但是关注的焦点,却是早都定下了。王言讲虚,他来求实。

这很好。

见到沈括,是出乎王言意料的,不过也不意外,毕竟这是名人辈出的时代。说不定再过两年,他就见着韩琦、富弼、王安石、狄青等人了。总是出乎意料,却难出意外。

沈括很有建树,按照千年后细分的科目,他在很多科目上都有成果。对于王言来讲,这样的人当然是要拉拢的宝贝。

格物致知的解释有很多,但是最为千年后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,就是实践出真知,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是搞科学研究。

所以王言一脸微笑“我在书中有提及,天地万物皆可格,天地万物皆有知。存中既与我求实,那便求实务真。我观存中体虚,又闻草药余味,可是从小用药?”

“通判医道精深,确是如此。”

“那边说医道。我观你……乃是……,须用……”

王言现场给沈括看病,分析病情,还给开了个方子,而后便就其中医理探究起来,为什么这个药就有用,用在了何处,药是如何生长的,所需气候条件。以此又延伸到了天文、地理等领域,最终放之宇宙,又说回到了人的身上。

两人就在路边,说了大半个时辰,当然多数时候都是王言在说,沈括在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