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绫罗缎>历史军事>明末之海上雄师> 第两千五百二十二章 杏山粮道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两千五百二十二章 杏山粮道(1 / 2)

「咳咳咳!」黄台吉咳嗽几声后,旁边的豪格等人连忙上前搀扶,被他拒绝了。

「你们说的都有道理,不过,洪承畴大营防守严密,不可强攻;传我命令,多尔衮、阿济格各领三万人马,轮番进攻明军大营,虚张声势便可!」

咳咳咳!

黄台吉身体出了问题,从盛京赶到锦州后,身体状态更是每况愈下,昨天晚上还咳血了。

不过剧烈咳嗽后,他还是坚持坐在马背上,不让人搀扶。

多尔顿、阿济格迅速点齐六万大军,朝着明军大人开去。

面对滚滚而来的***大军,洪承畴哪里敢有半点怠慢,连忙命令曹变蛟、马科、王延臣等人率军出战。

大战一触即发,不过,双方都拿捏都很好。

此前都交战,敌我双方都死伤不少,洪承畴心系杏山,出战也只是为了吸引敌人主力。

黄台吉也心怀鬼胎,只希望拖住明军,不让他们救援杏山,只想等粮道完全切断,静候对方大军土奔瓦解。

……

另一边杏山西南方向,鳌拜领着正白旗三个甲喇嘛和汉八旗中的镶黄旗一部,共计八千多人,在这里构筑了弧形防线。

原先平坦的道路上,被挖得尽是沟沟坎坎,前面还设置了拒马。

在他们后侧,靠近杏山这一边,有三千多明军,正在发起进攻。

领兵之人,是宁前兵备道道台,邱民仰。

邱民仰文官出身,专门负责宁远到松山之间的粮草运送。

得知杏山粮道被封锁后,他便急匆匆的召集了大兴堡、塔山一带的守军,赶来增援。

东北方向,关宁军和大同军的一部,约莫五千多人,指挥军官,吴三桂麾下副将邓庆元、王朴麾下参将王涛等人。

看着***挖掘了壕沟后,也不出来迎战,只是坚守不出,邓庆元尤其的着急。

邓庆元原来是唐学志的人,后来巧遇刘爱塔和孔有德,机缘巧合之下,投入东江。

再后来,孔有德叛乱,邓庆元拨乱反正,被编入关宁军,成了吴三桂的部下。

他和唐学志之间,却依然保持着紧密联系。

经过这么多年,邓庆元麾下三千铁骑,军官基本换成了唐学志的人,可以说只要唐学志一声令下,这支人马随时可以拉过来。

「王参将,看来咱们必须一鼓作气拿下***工事,再拖下去,后方大军肯定坚持不住。」

邓庆元知道,杏山粮草意味着什么。

此前鳌拜就领着大军,一直活跃在杏山一带,劫走了几千担粮草,也导致杏山粮草仓的辎重很难再运送上去。

不久前,军中就传来消息,洪承畴大军只剩下七天粮草了。

锦州城多尔衮围的水泄不通,洪承畴兵马无法与之会合,而今杏山通道被封锁,洪承畴大军俨然已成一支孤军。

粮道被封三天了,邓庆元担心,粮草再无法送过去,大军就有瓦解的危险。

「生死存亡之际,咱们只能强攻了,不过,在进攻之前,我们应该立即联络邱大人的人马,让他们同时发起攻击!」邓庆元知道,决战在所难免了。

邱民仰的人战斗力不强,但好歹也有数千之众。

总比没有强。

***有八千人马,哪怕他们算上邱民仰的人,也只有九千余人,想要从***手中夺回工事,是何等的困难。

不过,邓庆元管不了那么多了。

洪承畴大军对面,是黄台吉的主力,此时此刻,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,前有堵截,后无援军,唯有拼死一战了。

邱民仰也是焦急万分

,得到邓庆元的消息后,双方约定,明日拂晓发起进攻。

翌日清晨,整个杏山还被淡淡的薄雾笼罩时,鳌拜大营附近,就传来了明军的脚步声。

「呵呵,额真大人,明军果然按奈不住了,这回咱是不是可以大开杀戒了。」一员身形高大,五官白皙的***将领静静的看着前方,神色泛着蔑视之色。

他不是别人,正是当初在皮岛,被称为东江智囊的耿仲明。

毛文龙被杀,陈继胜执掌东江,耿仲明、孔有德等人发动叛乱,杀了陈继胜。

后来皮岛被攻破,孔有德等人撤到登州,发动吴桥兵变。

唐学志奉命平叛,孔有德战败,下落不明,耿仲明却带着部分兵马渡海投了黄台吉。

因为带去了不少船只和大炮,黄台吉喜出望外,耿仲明也因此受到了重用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