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绫罗缎>历史军事>明末之海上雄师> 第两千五百一十章 重返辽南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两千五百一十章 重返辽南(1 / 2)

.

宣读完军令,马明等人,精神大振。

以前鱼鹰出兵,基本不超过一万人,哪怕远征西洋,连同船上的水兵水手全部算上,也不超过两万五千。

这一次,可谓是侵巢而出,光是步骑加在一起,就超过五万。

算上船队水手,水兵,估计不少于六万大军。

此时,济州岛将士人人摩拳擦掌,兴奋的攥紧拳头,只想早点抵达战场。

翌日清晨,早有准备的济州舰队,和东江舰队、海峡岛运输船队一起,载着数万大军出发。

其中一支,由七八艘战船组成的特混舰队,搭载着两千名士兵,走在前面,不久后,便脱离了主力舰队。

朝着辽南驶去。

数万大军的转运,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
就是唐学志,想要转运几万大军外加几万匹战马,还有那么多粮草辎重,也做不到,一次完成。

舰队必须在辽南找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,将大军-转运过去。

长生岛,无疑是最佳的落脚点。

此前,钟自彪就将长生岛视为辽南的大本营。

只因后来决策失误,中了黄台吉的奸计,辽南失守,东江的战略要地,全部丧失,东江军严重受挫,钟自彪只能含恨撤出辽南,加入虎贲。

钟自标领着船队,日夜兼程,终于在五天后抵达长生岛海域。

望着岛上的山峦,史天昊心中无比的激动。

“回来了,兄弟们,咱们终于回来了。”

钟自标站在甲板上,淡淡的看着前方,长吸

了一口气:“四年了,咱们终于再次来到了这片海域,告诉弟兄们,一切听我口令行事!”

看着史天昊,激动的神色,钟自标的内心何尝不是澎拜不已。

“将军,今天咱们一定要将岛上那些够玩儿,杀个片甲不留。”全伯光说出这句话时,眼底透着浓浓的凶狠。

他清楚的记得,四年前的冬天,鞑-子杀来,自己领着一众兄弟撤退。

为了不拖累兄弟们,千户马兴昌带着二百多兄弟,割破了自己的喉咙。

每当想起辽南,一张张鲜活的面孔,就会从脑海中浮现出来。

时值九月,长生岛处于深秋季节,虽没大雪封山,但早上起来,瓦片和枯草上,已经长满了秋霜。

一直等太阳出来后,白霜才会逐渐化去。

作为辽南最大的岛屿,济尔哈朗在岛上布置了重兵,

此前驻守在长生岛的鞑-子,有镶蓝旗的一个牛录和汉军八旗正黄旗的三个牛录。

共一千二百人。

松锦之战爆发后,镶蓝旗满军只留下一个牛录章京领和一达旦的兵力,汉八旗也抽走了两个牛录。

相当于只剩下几十个清军和不到三百人的汉军。

统领汉军的是佐领,马代长。

满军将领,是牛录章京,巴尔多。

按照官职,两个是一样的,但同级别的汉军,比满军低一级,马代长的人便直接听名于巴尔多了。

马代长每天都早早都来到城头上巡视,这件事以前都是三个佐领轮着来的。



锦之战开打后,参领和另外两个佐领都被调往前线了。

每日巡查的工作,便都落在了马代长的身上。

走在城头上,困意十足的士兵,纷纷站起来,给马代长见里。

马代长也都习以为常回应,让士兵多注意附近海面情况。

旁边一个身着戎装的将领,脸上泛出不悦之色:“将军,这每天巡城的活,按理说,巴尔多也应该承担一份,凭什么就让咱们全包揽了呢。”

“难道他不知道,您是新婚?”

他是马代长麾下的骁骑校尉李敢,相当于副官。

自从长生岛的主力被调走后,城中的人马,任务重了许多,巴尔多的人,却什么都不承担,巡城、巡岛的事情,都落在了汉军身上,引得很多兄弟不满。

李敢就是其中的一个。

马代长愣了一下,心里早就窝着火:“马德,谁让咱们是后娘养的,罢了,也怪咱当初,倒霉,跟着投了鞑-子。”

在此之前马代长是济南府的一明守城千户,崇祯九年,鞑-子入关,攻入济南府,马代长等人便投降了清军。

不久后,被编入汉军正黄旗,镇守长生岛。

当初从济南逃走的时候,家破人亡,来到长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