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绫罗缎>历史军事>明末之海上雄师>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入宫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入宫(1 / 2)

再有总督、总理二臣,率领剿匪主力,随贼追杀。中心思想是将流动作战的农民军堵截并包围,然后加以消灭。

所谓五省总督,是指,洪承畴,主要负责清剿李自成部。

五省总理,是指熊灿,他主要统领东南五省之剿匪力量,围剿张献忠、罗汝才、惠登相、革里眼等贼子。

此时,李自成已经被洪承畴,孙传庭等人,遏制在陕西一带,贼子兵马一度处于劣势。

倒是张献忠这边,一路攻城略地,麾下兵马已经扩充到三十万之众,加上曹操罗汝才、过天星惠登相、左金王等人的兵马,总兵力已超过五十万人。

熊灿愁得连觉都睡不着连。

唐学志当然明白,杨嗣昌说这话,也是能让自己安心罢了。

他手中,其实早已无可用之兵,若非这样,又何必舍近求远,调福建的兵马来呢。

不过,剿匪这件事,早已经被唐学志预设在日程卡以内。

不为朱由检,也不为熊灿。

华夏明已经处于转折点上,唐学志并不知道,历史会不会依旧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。

现在能做的,只是尽一份炎黄子孙的绵薄之力罢了。

如果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就再好不过了,即便是不能阻止历史重演,最少心中也能好过一些,毕竟自己已经尽力了。

三人促膝长谈,不知不觉已到中午。

杨嗣昌因有别的要务离开了兵部。

熊灿乘机留饭,唐学志也不推辞,便留下来。

兵部的饭菜,是朝廷统一安排的工作餐,口味一般,想必大锅饭也都是如此吧。

唐学志也不挑剔,吃完饭后,便告辞离去了。

不过,今天他还不能走,因为杨嗣昌临走时告诉他,下午皇帝会招他入宫商议剿匪具体事物。

到时候他会乘机在朱由检面前,提一提唐学志出兵剿匪的事情,可能皇帝还会召见他。

唐学志其实心里并不愿意去见朱由检,只是这件事情上,他也不想驳杨嗣昌的面子。

朱由检召见,无非是勉励几句罢了。

对于剿匪,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帮助。

但唐学志并不清楚,朱由检对于剿匪之事尤其重视,杨嗣昌提出的增兵十二万,增加饷银280万两的提议已经被朱由检批准了。

不然,杨嗣昌对于唐学志所提的饷银和粮草,怎会答应的如此爽快呢。

从兵部出来,天色已经由雨转晴了,竹影等人却依然在外面候着。

熊灿倒是有派人安排这些兄弟去用餐,只不过,竹影他们负责唐学志的安危,也都回绝了用餐请求,倒是让熊灿大为赞叹。

士兵能带成这样的,也就唐学志了。

出兵部后,众人没有回烟雨阁,而是去了馆驿休息。

有些累,唐学志躺下后,便睡着了,一直到下午三时才醒来!

房外传来了脚步声。

竹影敲门后进来了:“将军,宫里来人了,说是皇上召见。”

“噢,来传话的是何人。”唐学志心里早有准备,却没想到会这么快。

“是卓公公。”竹影回道。

“好,先让他们稍等片刻。”

赶紧起来,整理衣装。

不久后便出了房门。

馆驿院落中的凉亭中,站着两个手持拂尘的公公,其中一人便是小卓子。

“唐大哥,呵呵呵,今儿早上起床时,喜鹊一直在窗前叫唤,咱家就说会有喜事,没想到真是唐大哥来了。”小卓子笑呵呵的迎了过来,一阵吹捧。

唐学志当然知道这厮说假话,也不揭穿:“是啊,皇上召见定有要事,我们也是刚到不久,倒是卓兄弟消息灵通啊。”

小卓子摊了摊手笑道:“哎呦喂,大哥,哪里是小弟消息灵通啊,这不是皇上差小的来召您进宫吗。”

“咱要不边走边说,不然皇上等急了,要责备咱家了。”

“卓兄弟说的是,那我们现在就走。”唐学志点头笑道。

小卓子带着人在前面带路,唐学志和竹影等人跟随,一路从馆驿,往北街走。

街道上行人三三两两,没有往日的繁华,如果不是亲身经历,唐学志完全不敢相信,这里竟然是大明京师。

“兄弟,这街道上,为何行人如此至少,以前可不是这样。”唐学志问道。

小卓子愁眉苦脸的叹道:“哎,大哥有所不知,达子来了以后,传闻有达子探子混入城中,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